搜贴子 搜作者(贴子) 搜作者(回复)
深圳家教网首页 | 
社区首页 > 教师之家 > 浏览
楼主
摆在“创新教育”面前的三道门槛


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侧重提出的,体现到教学中就是要进行“创新教育”,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
现在常常有这样的现象:大多数教师在“正经”场合,都会运用“素质教育”、“以学生为主体”、“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等新的词语。但在实际教学中仍然继续着早已习惯了的“以教师为中心”、“强迫学生学习、学习、再学习”的教学行为。这种状况,不是教师们不想改变,不是教师们口是心非,而是有些重要因素制约着教师们的教学活动。
一、 教育内部陈旧的人事制度把创造性人才拒之门外
说的苛刻一点,现在教育内部人事制度依然是传统的封建式的用人机制,不能适应社会化,高信息,快节奏的社会潮流。它促使了创造性人才的煙灭。领导们选人用人都愿意选那些听话的,忠实于自己的。(我认为这都是私情和个人利益在作怪)这种自上而下的选人用人机制,无论搞得形式多么复杂,比如,公开、公平、公正,然而在公示后,许多环节依然是内部掌握。这样选拔的“人才”他们只会按部就班,听命于领导,沿袭守旧,不会在工作上有什么大的创新。这种选拔方式在一些学校内体现的淋漓尽致。
早就有人提出:教育系统内部的人事制度已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改是在改,可只是一些表面上的改动,实质上并没有形成一种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的人事制度。我是一名小学教师,没有人事改革的宏论。就现实教学工作谈一点建议,我认为应允许教师走出校门,特别是那些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教师,多兼几个学校的课程,对教师的内部流动应予以松绑,让教师们经常进行自然地或有计划地有指导性的优化组合。应该说每个教师都各有其长处与短处,通过经常性的流动与优化组合,知识会越来越充实,经验会越来越丰富,他们在不断地组合中,能学到新东西。另一方面,学生也可在各种风格的教师指导下学到更多的东西。古人云:流水不腐,户枢下蠹。只有流动,才能有生气,有朝气,有活力,才有比较,有鉴别,才能推陈出新。这比兴师动众地听公开课,要实际、实惠、实用。
实际上许多学校特别是中小学大部分是封闭管理,我就见到一位老师受到校领导的严厉批评,原因是他为给其它学校的老师做课件和互相学习教案的写法。也许这事令人难以相信,我可是就在现场,吃里扒外,泄露学校机密之类的话都听到了。
二、 没有更新观念的教育管理模式,只能把创新者绑在门柱上“撑门面”
现行的教育管理模式大多是:教育主管部门抓学校校长,校长抓中层领导,中层领导抓教职工,教职工管理学生。其实这一管理模式严重地违背了教育教学规律。这是上个世纪80年代的管理方法。
保守的、封闭的、排他的思维方式、管理模式是创造不出奇迹的。可学校在宣传自己时,往往以封闭式管理自耀。面对时代的变迁,面对改革大潮的强烈冲击,许多学校没有打破传统管理模式。说白了就是没有首先更新观念。于是——学校内部没有依靠各学科的学科带头人,没有依靠那些骨干教师现象比比皆是,没有放手让这些人带头领导、指导本学科的业务,没有给予他们必要的权利。而学科真正的“带头人”是学校的中层领导,他们一般来说只会“管”不会带头教课。“管”的后果是把应该带头的人绑在“门柱”上,或应付外来的或走出去“撑门面”。更不用说认真听取并采纳他们对学校管理、教学改革的建议了。
三、 教师培训的力度不够,使越来越多实践者在逐步成为门外汉
什么是创新?说白了:创新就是对传统知识的否定、纠正和发展,它是以正确的观点代替错误的,用全面的代替片面的,并以崭新的方式呈现在众人面前。创新的萌芽是学生用怀疑的眼光审视我们当今的知识,渐渐地他们才会在发明创造方面有所作为。
现在有相当数量的教师知识老化,对于国内外的教改动态,知之甚少,或根本不知。多年来,在教学法上没有创新,没有飞跃。一些新方法、新动态、新流派,在他们看来不是不想应用,而是力不从心。一句话,许多教师缺乏进行“创新教育”的基本素养。
在此,我想说说继续教育,有的地方可以说成了教委敛财首选,交钱就通行。现在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方式和评定标准,反而成了教师们交费和“应试”的场所,教师的能力提高,教学技能培养没有抓“手”也无从落实。教师们真正需要的是实用性强的培训,一些讲授式、讲座式或报告类的培训,对于教学究竟有多大的作用?而探究式、案例分析式的培训作用大却难得一见。简单的教师培训方式使一些教师始终走不出传统教育模式的阴影。
我们的一些教师,一直以为从先辈或书本里继承下来的就是科学,不知道其中有很多是错误的,甚至离真正的科学还相差很远,他们只把自己学过的原本地传给孩子们,不允许孩子们有否定的、怀疑的观念,他们以为自己始终就是正确的,故而在做法上就是压抑,把学生们的创造力、修正力的萌想刚开始就给扼杀了,还怎能使学生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去修正错误,进行发明创造呢?对学生们提出的问题,不懂装懂,而给他们一个错误的概念。不主动承认自己的不懂(其实这并没什么),给孩子们一个自由发挥和想象的空间。其实我们当老师不行的事,并不一定学生们不行,我们没有创造的想法并不一定学生没有。
诚然,现行的教师培训制度无论是力度,还是深度、乃至广度离教学的实际要求相距甚远,这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但它的负作用是使越来越多的应该成为“创新教育”实施者的教师成为门外汉,不是吗?
想把学到的教育教学新理念有效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没有正确的管理和引导不行;想把教改实验推进,不进行不间断的具体的实用性强的指导不行;想随着潮流投身于教改,跳不出传统教学模式的阴影不行。
事实胜于雄辩:什么样的教育就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是继续按部就班地培养传统型的“人才”还是改变培养方式培养有创造性的人才,不言而喻。我认为,能否顺利跨过这三大门槛,对“创新教育”的实施至关重要。
作者:王老师(729749)07-01-20 16:19回复此贴
1楼
感觉事实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作者:黄老师(112107)07-01-20 18:03回复此贴
2楼
不过现在也有很多家长已经朝这个方向看了!挺好的!
作者:黄老师(112107)07-01-20 18:04回复此贴
3楼
路还很遥远.
作者:刘老师(525033)07-01-20 20:02回复此贴
共有回复3篇 1
回复内容:
百分·深圳家教网 ©2003-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