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讨论--语文教育何去何从?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期,语文教育曾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展开了声势浩大、史无前例的语文教育大讨论。针对当时语文教育的现状,全国上下批评的、责难的、痛斥的、否定的、表扬的、反驳的、卫护的、肯定的,各种各样声音此起彼伏、轰轰烈烈,足够语文教育的深刻反思和深入变革。那么,沉寂了五六年之后的语文教育又将如何呢?有没有走出了那尴尬的境地?有没有借此获得了新生?有没有根本性的好转?最近媒体纷纷刊载的两篇报道似乎可以说明这一切。王蒙先生看到自己后辈所接受的呆板的语文教育,又一次表明自己对语文持批评态度。因为王先生的小孙子写了篇作文,说自己家的猫每天晚上自己出去,早上回来是个“独行侠”,被老师划了×,认为比喻不当;还有语文题给“窗外有棵杨树” 选一句意思最接近的话,有三个选择“一棵杨树长在窗外”、“窗外是一棵杨树”、“从窗内看出去有棵杨树”,让王先生不会做,傻了眼;再就是教改后,王先生的微型小说《羊拐》被选入地方教材,其主题被误解、曲解和肢解,感到挺难受。于是,王先生不得不再一次置疑语文教育。(《王蒙质疑语文教育》)
另一篇报道说“十一国庆节”黄金周,北京的中学生小黄及其同学为应付月考复习功课,在背语文公式,如:“画比例图,下打分数”(说明文的7种说明方法:画图、比较、举例、下定义、打比方、分类别、列数字);分析文章是“反映了什么、说明了什么、主要内容是什么、中心思想”;脱离课文去背“之”字的几种经常用法;评价一句话只要记住“三步曲”(戴帽子、解释本意、在句中的作用),学语文变成了“背公式”。(《学语文也要背公式,如此学习是否舍本逐末》)
不难看出,两文披露的语文教育现实有一定的代表性。这也说明五六年来语文教育并无多大改观,基本上还是“涛声依旧”。因为类似问题在上世纪的语文教育大讨论中比比皆是、车载斗量。语文教育的机械化、程式化和技术化,像是坚冰一块难以溶化。全社会强烈要求改革语文教育的呼声之后,尽管对语文课程进行了重新设置,对语文教材进行重新编排,开始实行新课程标准,但语文教育效益的“少慢差费”局面并未明显突破。
字词句教学的刻板和死记硬背,阅读教学的肢解和模式化,作文教学的言之无物和程序化等,仍然在困扰语文教育,仍然占语文教育的主导地位,仍然是学生语文学习的主打节目。尽管学生学得废寝忘食,味同嚼蜡,不厌其烦,可这种学习的收获充其量只是应付语文考试,争取好分数,而离语文教育的本质要求和目的却渐行渐远。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的思想感情等,分明是“镜中花,水中月”,语文教育的现状仍然不容乐观。
或许有人会说,随着新语文课程标准的施行,语文新理念的贯彻,语文新目标的确立,语文新教材的使用,语文教学新方法的推广,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语文教学评价的改善,语文教育面貌将焕然一新。但是,现实和理想总相隔一定距离,要实现美好的理想,还需走过艰难而漫长的旅程。新语文课程标准取代原来的教学大纲,并对语文教育的性质、地位、理念、目标、教材、评价进行了一系列完善,这无疑是语文教育的重大进步和成果。当前,语文新课程的还遭遇许许多多的难题,如:教学设施设备的欠缺、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教育教学方式的改换、学生学习习惯和方法的顺应、教学评价的科学合理等等,都是新课程落实的“拦路虎”。如果没有相应措施来对这些问题加以解决,将难免陷入“穿新鞋,走老路”的僵局。尤其是语文中考和高考内容和方式,倘若不进行彻底改变,语文教育前景就难以光明灿烂,这绝非危言耸听!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语文基本素养和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作用,否则,将是语文教育的悲哀!因此,语文教育改革亟待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关注与支持,共同为孩子们创设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为提高孩子们的语文素养和能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为母语,语文教育的何去何从,关乎一代人的人文素养,关乎一代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关乎一代人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关乎一代人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潜能,关乎一代人的科学态度和思想方法,关乎民族的未来和发展!
共有回复1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