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高考复习中的应试策略
前寄语:期末考试的日子离我们愈来愈近了,我们已能清晰地听到它走向我们的脚步声。有人说,枯燥、压抑、紧张、痛苦是考试的感受,“黑色”是考试的颜色;也有人说,充实、希望、热烈、欢快是考试的心情,“金色”是考试的主色调。 同学们,其实,考试并不意味灾难和厄运,考试象征着喜庆和收获。考试给我们提供了铸就毅力、经受意志考验的良机!
可能有些同学会“近‘考’情更怯”,其实,用不着肌肉紧绷,如履薄冰。人生的意义永远不在于鲜花、掌声,而在于上下求索的过程之中。
美丽的风景永远在路上,而最美的风景,更在那登上山巅后的回首一瞥之中。同学们,放下那种种的疑虑和紧张吧,只要你以平常的心态,踏踏实实的走好眼前的每一步,你一定会发现——曙光就在前头!
口占一绝
丹心莫共考试碎,大考常沾冷静光。
不作寻常惊慌状,沉着冷静上考场!
一、调整心态
(一)考试中常见的不良心态
1、偏急心态
考试时,有些学生为了抢时间,刚拿到试题,情绪急躁,没有审清题设条件,慌忙答题,这种心态称作偏急心态。正确的做法是:拿到试题,先大致浏览一下,做到心中有数。每做一题,不要急于动手,先看清题设条件,挖掘隐晦信息。根据条件,设计出先求什么,后求什么,再求什么,使解题有顺序地进行。
2、犹豫心态
一接触到试题,好象有不少思路,但对每一种思路又感到模糊朦胧,不知如何是好,犹豫不定,迟迟不下笔,此谓犹豫心态。正确做法:仔细分析题目,选取自己感到比较适合的思路,进行解答操作。
3、烦躁心态
经过几次的尝试,仍不得其解,心情烦躁不安,再尝试,再失败,烦躁更甚。这种烦躁心态,堵塞了思路,失去了灵感,妨碍了能力及水平的发挥。正确做法:静下心,不急躁,将这个题目打上记号暂时放一下,继续做下面的题目。
4、固执心态
考试时,久攻不下的试题,又不愿意放弃,又不愿意转换思考角度,苦思冥想,徒然浪费时间,此谓固执心态。正确的做法:遇到事情想得开,不要一条路走到黑,不要为了个芝麻丢掉个大西瓜。
5、懊丧心态
考试进行中,有的试题久攻不下,不得不放弃时,出现一种惋惜心理,形成懊丧心态。正确做法:来点“阿Q精神”,可以观察周围考生,认定“我难他们更难”、“我没有做出来的题目他们也可能做不出”。
6、冲动心态
在经过多次尝试后,忽然来了灵感,豁然开朗,心情异常兴奋,思维失控,产生冲动心态。正确做法:告诫自己必须冷静,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
(二)调整心态策略
1、强化信心。(1)积极自我暗示;(2)不要攀比。
2、优化情绪。(1)以平常心对待考试;(2)不要把考试焦虑看得太重。
3、进入状态。(1)考前还要做做题;(2)进考场前可以再看看该科目内容,及早进入学科状态。
二、平衡情绪
走进考场,大多数考生都会紧张的。(像杨利伟那样高心理素质人才毕竟是十三亿里挑一啊!)这时要注意平衡心绪。
首先,做一次深呼吸,然后告诫自己:“我知道,我能应付得了这个考试!”“这会儿有点紧张,放松一会就好了。”“我紧张一点,别人比我还紧张呢,呵呵!”“今天的精神不错,一定能够考好!”
然后,通过浏览全卷,大致了解试题的类型、数量、分值和试题的熟生以及难易,进而确定题目相应的作答时间,分配时间要服从考试成功的目的,基本原则就是保证在能够得分的地方不丢分,不容易得分的地方争取尽可能多得分。在具体操作上,希望大家做到“量菜吃饭”,按“分数时间比”实用原则,分值大的题目多花些时间,分值小的题目少花一些时间;一看就会做的题目先花时间,需要考虑一下才能解答的题目放在第二梯队完成;难度最大的或从来没有见到过的题目,放在最后攻关。记住:考场上的时间是“一寸光阴一寸金”,你必须精打细算,其核心是让时间为你高考得分最大值这一目的服务.拿到试卷后,心中应记住这样两句话:
我难人难,我不畏难;
人易我易,我不大意。
三、答题常规
(一)强化审题意识
1、审试卷本身
(1)题干。如选择题要注意选择的是“正确”还是“有错误”,是“一项”还是“两项”。
(2)选项。
(3)要求。
2、审命题者
(1)命题依据。一般命题的依据应是“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
(2)考查目的。思考此题是“考哪个知识点”,是“哪个能力点”,像作文就要揣摩命题者对本次作文的立意是什么。
3、不可忽视高考试卷的“枝枝叶叶”
如果把试卷比做是一棵大树,试题结构与组成是其躯干,那题目中的提示语和附加语则是“枝枝叶叶”,诸如题目中的注释、出处、提示说明用语,作文中的写作要求等。通过这些内,我们往往能明确答题范围,明确解题的方向和方式,明确规定的数量、答题的启示,减少盲目性,提高答题的准确性。特别是一些附加语如阅读文章文段中注释,包括夹注、尾注等,对于文章的题解题注以及副标题、文末所注明的出处、写作时间等也不能一晃而过,因为这些内容往往介绍了作品的或者作者的背景、时代时间等,有时在这里就刚好有考点存在。
(二)强化答题策略
1、科学答题
(1)时间分配要合理。时间安排大致可以是这样的:Ⅰ卷30分钟以内,Ⅱ卷四——六题40分钟左右,作文原则上不得少于40分钟。
(2)答题顺序要科学。本着“先熟后生”、“由易入难”、“各个击破”“步步为‘赢’”的十六字方针。
2、常规要求
(1)答题卷禁用铅笔、红色水笔答题
(2)坚决不在答题卷上做任何“标记”
(3)不乱涂乱画
(4)作文中坚决不出现真实地名、人名
(5)字迹清晰,文面整洁
3、强化规范意识
(1)选择题。及时填涂答题卡,做到“清晰”“到位”“规范”。
(2)简答题。坚守“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这一原则,不自作聪明,不节外生枝。表述语言简洁、明确、规范,不出现错别字,不出现病句。
(3)作文。做到“五脏俱全”:有题目,结构完整,有层次,字数合乎要求,等等。
4、坚决避免随心所欲的自然主义解题行为。
(1)认真分析考点的设置,不能只凭感觉。
(2)解题过程中,要始终思考:
①这个问题问我的是什么?(题目的落点是什么?)
②解答这个题目应该用什么知识点?什么办法?为什么?可有哪些解题思路和方法?
5、树立解题思维的规范性、科学性。
(1)树立语境意识,从题目中寻找答题的已知条件。“已知”就是题干的提示语和具体的语言环境。
(2)从内容入手思考形式。主要指语言应用题。
(3)明确要求,符合目的。
(4)相对调整,避免先入为主。有些选题也许几个答案你都觉得不妥,那就要看哪一个“硬伤”较明显,切不可抓着一个小毛病不放,而放过十分明显的错误。每个选项都要看,都要分析。
(5)寻找错误
考试过程中注意事项:
1、提前熟悉考场,消除陌生感
在考试前一天,到考点看看自己考场的位置,熟悉一下环境,免得考试时因环境陌生而紧张。同时,在看考场时也要注意一下洗手间位置、上下楼梯的位置等。免得有问题时,因环境生疏而手忙脚乱。
2、进入考场前,不要慌乱
适时提前行动,不要匆忙赶路。每年都有这样的考生,因赶路受伤的、忘记带文具和准考证的。在到考场前,把所用物品找全,慢慢进入考场,不要再大声讨论问题,免得进入考场后不能快速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