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贴子 搜作者(贴子) 搜作者(回复)
深圳家教网首页 | 
社区首页 > 语文专区 > 浏览
楼主
培养语文学习兴趣的方法初探
培养语文学习兴趣的方法初探
  每个人都会有被某种事物吸引而入迷的时候,有的甚至可以达到着魔的地步。有的小孩子堆积木玩得兴致淋漓,自得其乐;有的学生看小说着了迷,连家人喊吃饭都听不见了;有的玩电子游戏机入了迷,一坐到游戏机前甚至连睡觉也忘了;还有棋迷、戏迷、球迷等等,这都是对该事物产生了兴趣的结果。凡是有兴趣的,都可以使人废寝忘食,专心致志。
  兴趣是一切工作成功的先决条件。无论做什么事,想要做得好,做得成功,获得最高的效率,一定得先对该事物有浓厚的兴趣,才能全神贯注,努力以赴。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深有体会地说:“在学校里和在生活中,工作的最重要的动机是工作中的乐趣,是工作获得结果时的乐趣,以及对这个结果的社会价值的认识。发展并且加强青年人的这些力量,我看这该是学校的最重要任务。只有这样的心理基础,才能导致一种愉快的愿望,去追求人的最高财产——知识和技艺技能。”孔子的名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为广大教师所熟知。霍尔巴特和杜威是西方教育理论研究的先驱者,他们十分重视兴趣在知识的获得、保持和应用中的重要作用。我们现代的教育实践也充分说明:培养良好的兴趣是减轻学生的负担,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的重要环节。
  一、兴趣是语文学习的动力之一
  什么是兴趣?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人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它是在一定的情感体验影响下的一种积极探究某种食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从生理学方面看,一个人如果对某种事物产生浓厚兴趣时,往往在生理上伴随着血液循环的亢进,大脑皮层得到较充分的营养,能充分调动注意、记忆、想象等心理因素,使之进入活跃状态。于是人们对感兴趣的事物,便会主动愉快地去探究它,不但不会把它当成一种负担,而且会废寝忘食,乐此不疲地去干。所以,兴趣是推动人去寻求知识和从事工作的一种内驱力,是一种精神力量。
  兴趣既然是人的一种精神力量,那么它就可以成为推动学习的动力。世界上许许多多有成就的人,之所以会成功,就是因为他们对其所从事的事业具有无比热爱并有着极大的兴趣,甚至到了若痴若迷的地步。叶圣陶在谈阅读时曾说过:“认为阅读好象还债务,那一定读不好。要保持这么一种心情,好象腹中有些饥饿的人,面对着甘美膳食的时候似的,才会有好成绩。”形成对读书如饥似渴的心情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兴趣。
  首先,兴趣可以使人专心致志地学习。因为兴趣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意识倾向,语文学习兴趣就是对语文进行探究的意识倾向。学生一旦对语文产生兴趣,就必然把思想和精力都集中到语文学习上来,而置其他于不顾。例如,有位学生非常喜欢语文,上语文课思想从不开小差,作业认真做好,课外阅读大量的小说、杂志,学习语文在他眼中是轻如易掌,语文成绩非常优秀,但就是这位语文高才生,却常因作业做错或没做而遭数学老师的批评。这种偏科现象我们当然不赞成,但是,从另一方面看出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其次,兴趣可以使人克服学习上的困难,获得好的成绩。如果一个人有学习兴趣,就会对语文进行执著的追求,不达到目的不罢休。在这种思想地驱使下,有学习条件的就利用条件,没条件的就创造条件,以达到学习目的。古时候的“悬梁刺股”、匡衡“凿壁借光”、孙康“映雪苦读”,就是克服困难,自己创造条件学习的例子。这充分说明,只有对学习有兴趣,才能产生百折不挠的精神,才能跨人成功的大门。
  再次,兴趣可以把艰苦的学习变成快乐的享受,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学习语文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有着许多困难和荆棘,如果没有兴趣,勉强去做,毅力和信心得不到热情的支持,一旦遇到困难,便会心灰意懒而一败涂地;相反,如果有浓厚的兴趣,即使遇到困难,你也会热情高涨,想尽办法来克服,长此以往,慢慢地养成了习惯,你就再也不会担心、害怕困难了,而是把克服困难变成一种享受,变成一种赏心乐事了。所以,学生一旦对语文学习有兴趣,就会产生巨大的动力,在付出辛苦的同时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情操受到陶冶,智慧受到启迪,能力受到发展。
  二、积极的兴趣在于培养
  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的产物,因此需要后天环境的激发和耐心的培养。语文学习的兴趣也是如此。曾经有位学生,非常不喜欢语文,一上语文课就趴在桌子上睡觉,作业不做,考试不及格,后来换了语文老师后,这位老师标准的普通话、磁性的声音深深地吸引了他,他变成爱上语文课了,平时常常模仿老师朗读,通过朗读带动了他的学习,从而受到了老师的肯定和鼓励。成绩上去了,人也换了个似的。事实证明,兴趣是可以培养的。
  兴趣培养的措施有很多,在这里,只列举一些自认为效果还不错的方法。
  (一) 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正确的学习目的是学习的原动力。一个人如果有了正确的学习目的,他对语文学习虽然不感兴趣,但由于有正确的学习目的,了解了语文学习的重要性,懂得了不学好语文就不能学好其他学科,就不能为人民、为国家服务,就必然强迫自己学习语文,从而产生间接的兴趣。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对语文学科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特别是为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所吸引,就会逐渐增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间接兴趣也会逐渐转化成直接兴趣,甚至成为语文学习的爱好者。
  (二) 培养丰富的情感
  人都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情感与爱好是相通的,凡是有情感的东西都容易产生兴趣。学生对老师的感情比较好,那么他对这位老师所教的课也一定感兴趣。老师应注意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千万不要总是板着脸训学生,因为那样只会使学生望而生厌,甚至有抵触情绪,可想而知,你所教的学科也是不受欢迎了。
  丰富的情感还可以使人注意和关心身边的事物,容易同课文中人物的思想和感情产生共鸣,从而对课文的学习产生兴趣。古人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入情”也就是引起了兴趣。语文课本中,大部分是记叙性的文章和文学作品,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如果学生有了丰富的情感后,就很容易与课文的内容产生共鸣,从而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例如,有位学生,本来不太喜欢学语文,可是,在学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后,不但被周恩来从小就具有崇高的读书目的而感动,而且更被帝国主义的野蛮行径、清朝政府的腐败无能所震撼,深深感到只有国家独立富强了,个人才能有前途。于是,读书目的明确了,态度端正了,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起来了,学习成绩当然也上去了。
  (三) 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兴趣
  1、 及时的表扬
  每个人都有上进心,学生也一样。如果是因为自己的一点小小成绩而受到了老师的称赞,那么他就会体会到一种成功的快乐,从而激发兴趣。例如,我班有一个学生,平时字写得很不端正,作文本上常常是龙飞凤舞,有时甚至连他自己都看不清楚。几次三番让他把字写好,他就是不听,照样我行我素,真是一点办法也没有。有一次,班内举行写字比赛,当时我站在他旁边,他似乎有点儿认真,写出来的字稍微好看了些,我及时地在班会课上表扬了他。当时,我就看到他的眼神亮了。从此,每次作业,他都写得工工整整,虽然还是不太漂亮,但比以前是大有进步了。同时伴随的是他态度也变了,一改以前的随便散漫,代之以端正、认真,整个人的面貌都改变了。
  2、 学习富于变化,不断赋予学习以新意
  如果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方式总是那样单调、呆板,就容易使人感到乏味,也易使人疲劳,从而失去兴趣。有的老师,学生字写错了,就让他们抄,抄上几遍,甚至几百遍,以为那样就可以使学生记得牢固。其实这样做并不可取。学生反复地、机械地抄,越抄越没意思,把作业看作是负担,有的甚至会抄去信心,抄走对语文学习的兴趣,真是得不偿失。如果换一种方式,让学生感到从没有过的新鲜,从而自觉地去学习,效果就好。例如,语文课本中选入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如果我们能把其中的某些篇章或优秀片段背诵下来,无论对口头表达或是写作,都会有帮助的。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道理就在于此。但是,许多学生对背书都觉得烦,说是枯燥乏味。为了让学生自觉背书,我采用了《红楼梦》中“击鼓吟诗”的办法,让学生在紧张、活跃、愉快的气氛中吟诗、联句,以此达到背诵的目的。这样,学生不仅书背得轻松,而且学习兴趣也被调动起来了,从而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3、 针对不同的学生,确立不同的学习目标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有些学生从上学一开始对学习语文就是兴趣盎然,而有些学生则不然,他们厌恶语文、不学语文,如果一视同仁地对学生提出要求,就会使那些不要学语文的学生害怕,以致产生悲观厌学情绪。实际上,这些学生也不是天生就不要学语文的,所以应该让他们接触最感兴趣的事物。针对这一点,我采取了这样一个办法,根据事先的调查,把学生分成两类:有学习兴趣和没有兴趣。对前一类学生,仍旧按教学常规教学,后一类学生则适当降低要求,开始时解决一些简单的、易懂的问题,让他们在成功的喜悦中体会到“我也行”,“我能行”,激发他们的兴趣,然后,逐步逐步地提高要求,到一定时候,兴趣浓了,成绩自然也上去了。
  4、 在语文学习中增添一点竞赛性
  从人的心理来看,对于那些能够比高低、评优劣、论先后的事情或活动,容易激发人的上进心,引起人的兴趣,对青少年来说尤其如此。因此,在语文学习中,如果开展一点带竞赛性的或带有比试性活动,如比书法、比朗诵、
比演讲或知识竞赛、作文竞赛、语文知识竞赛等等,就能引起学习的兴致来。特别是在比试或竞赛中取得了好的成绩,兴趣便会更加高涨,有时即便输了,但总有一股不服气的心理,总想下一次能赢,这就能引起学习的欲望,就能激发兴趣。
  5、 给语文学习增添一点娱乐性
  以前,我问过很多学生,对于语文学习感觉怎样。学生都回答说,太苦了,课文多,知识点多,而且有的知识还容易弄糊涂,总之学习语文是一份苦差。如何把这一苦差变成美差呢?我想,学生对唱歌、讲故事等文娱活动肯定感兴趣,如果在语文学习中增添一点娱乐性,改变把学语文当成是苦差使的状况,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效果肯定不错。例如,我教《歌词两首》这篇课文时,先不忙着分析课文的内容、层次,而是拿出录音机,放起了“黄河颂”的曲子,然后教学生唱,直到全部会唱为止。学生声音洪亮,感情充沛,一堂课结束时,学生不仅会背歌词,而且也深深体会到了歌词的含义,这比呆板地教学,效果要好得多。又如,讲授《龙宫索宝》,我也不是先讲析课文,而是让学生上台来讲故事,讲《西游记》的故事。《西游记》、孙悟空,学生都非常熟悉,每个人都能讲一个甚至几个故事。因此,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纷纷举手,我顺着这股浓厚的兴趣教学课文,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一定的欢乐,在欢乐中学到知识,形成语文能力,就可以达到学习语文的真正目的。
  兴趣是工作成功的钥匙,是我们最真挚的朋友。只要对语文学习有了兴趣,就可以形成一种巨大的动力,推动学生自觉地学习,勤奋努力,刻苦钻研。但是,兴趣不会自己送上门来,要靠我们主动地去寻求、去发掘。因此,只要我们教师找到了门径,并注意主动地去培养,就可以逐渐形成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增添学习语文的动力。
作者:杨老师(351571)07-12-13 10:52回复此贴
1楼
作者:61.53.194.*08-01-23 09:56回复此贴
2楼
首先要让孩子养成爱读书的良好习惯,再 给孩子找一些他们所喜欢的书籍,让他们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作者:何老师(935192)08-01-26 14:31回复此贴
共有回复2篇 1
回复内容:
百分·深圳家教网 ©2003-2015